前言:為何嗡嗡要來寫下這篇文章....那是因為~我一直不明白...這麼珍貴的國家資產~

為何國家卻依然沒有要去保護這堆非物質的資產古物呢?

台灣的新住民(嗡嗡認定為除了原住民之外的華人)從一開始的明清來台開墾拓荒時期

就是使用古漢文字了!當然就是跟現在大家所懂得字是一樣的!

但是讀音呢?  很多人都說~台語是沒有文字的! 這就大錯特錯了!

不管是不是有讀過書或者是一般用語....就是有漢字=國字的讀音哦!

現在嗡嗡就要放上重要的漢字發音:

1. 文言音 = 漢 音 = 字 音 = 讀冊音 有讀過書的人說的話...例如:私塾老師所教的&詩人吟詩所說的話!
2. 口語音 = 話 音 = 語 音 = 白話音 一般人所說的話...例如:生活用語
 

所以嗡嗡覺得...外婆去學校上國小時應該是至學堂或私塾讀漢學!而解之前外婆有跟嗡嗡說過我們以前有學過漢文...還要背三字經

人有兩手,手有五指.....等等當時外婆說了很多~但.....我忘記了!

官話白話文,即狹義的白話文,亦作語體文,是指以民國時期官話口語為基礎,經過加工的書面語,以區別文言文(為春秋時期至20世紀初的寫作規範)。

在20世紀之前,以漢字書寫的文言文,於中國、朝鮮半島、日本、琉球以及越南,是士大夫都能通曉的,故文言文使用在幾乎所有正式的文書上,因而能以筆談的方式跨越語言之間的屏障,如19世紀時操朝鮮語的朝鮮王朝雲峴君與清朝大臣吳長慶筆談、20世紀操閩南語的林獻堂與清朝的梁啟超於日本長崎筆談。然而20世紀之後,文言文在中國的地位逐漸被白話文取代,而其他國家及地區則開始推行並採用當地語言的白話書面語文;而東亞的共通語則以英文取代。

 

這樣大家~有沒有比較瞭解了呢! 另外嗡嗡的外婆之前也會說一些...兒時的趣聞~

他說以前有上漢文課...他們有用古漢語來說三字經

嗡嗡上網G找了這個男老師 謝謝 50年前 讀過 私塾老師教授!!

你看~真的是有音的~吟詩~!?這些就是很有氣質的官話!!

很可愛~只是現在應為外婆有些失智了!所以嗡嗡最近找個時間會回去問她囉!

Han-ji.png台閩漢字(WIKI)

台閩漢字(閩南語:漢字,白話字:Hàn-jī)是指書寫台語白話文(閩南語白話文)所使用的漢字,亦被稱做臺灣字、台語漢字、閩南語漢字、台閩字、閩台字、閩南字、漢台字等。台閩漢字主要流通於廣義閩南語的通行區,台灣、福建、廣東、海南以及東南亞諸國的閩南人分布區。然而,於閩南語的分布地區,由於母語教育並不普及或尚處萌芽期,因此使用者經常以現代標準漢語的借音字來代替書寫,造成「閩南語有音無字」的錯誤認知。
台閩漢字結合了傳統漢字以及當地的方言字。古代閩南完全使用漢字書寫漢文,後來隨著閩南人移民而向海外發展。近代以來,台灣成為台閩漢字發展的重鎮,除了由中華民國政府發布的臺灣閩南語推薦用字之外,也出現了不少專為台語設計的「台製漢字」。雖然各界致力於台閩漢字之發展,也有了初步的正式規範,並提高了書寫的效率,但其正字與本字之爭仍然存在。

 

常常說她在國小時就有三個不同的政黨....執政

所以所學所聞就是會不一樣....例如一二年級是讀漢文:嗡嗡那時聽的時候也無多想

但是....現在懂了之後~就會想要回去問外婆說~怎麼讀這些字或者這些的音....

只是....嗡嗡的外婆現在有些失智的狀態~所以嗡嗡也不想要讓她苦惱所以找些時間再去問阿嬤吧!

她之前就有說過 : 三字經等等的老師都會要求他們讀那個音(類似現在布袋戲理字的咬字藝術)

另外三四年級時日本來台所以又讀了日文

五六年級又是國民黨來台~所以就是又讀了現在所交所學的一般常用的語文了!

哈哈!外婆那個時候在跟我們交談時~常常說~他們這樣學這兩年有讀跟沒讀一樣...因為空襲警報時

就要躲著躲著~所以很多時候都是沒有讀到什麼的!

 

「喙(嘴)講父母話,手寫台灣文」

這原本是一件天經地義的代誌,可是在台灣現在已變成是「天方夜譚」的事了

因為台灣受著外來統治者的壓制

日據時代(1895年)「日語」變成台灣的「國語」

戰後(1945年)國民黨政權嘛將「北京語」變做台灣的「國語」

所以不管是「台語」,抑(或)是「客語」、「原住民語」,攏被當做地方「方言」來看待....

甚至在學校、公共場所被禁止講方言

因為有即款(Ji Kown)長期受著壓制、受著扭曲的語言政策....

 

台灣先賢連雅堂佇「台灣語典」的自序文內底講起:「余臺灣人也,能操臺灣之語而不能書臺語之字,且不能明臺語之義,余深自愧。」

如今的台灣人,不但袂曉手寫台灣文,甚至嘛袂曉喙講台灣話,如果咱若無意識著伊的嚴重性,從此以後台灣人不但會失去了自主、尊嚴,嘛真緊會變成失聲的族群。所以「喙講父母話,手寫台灣文」,是建立台灣為主體性,推展本土文化,上重要的工課(工作)。

下面我提出幾種的看法,給(HO)大家(Dai Gei)做參考:
「喙(嘴)講父母話,手寫台灣文!」若要用現在的國語來說:就是嘴說父母話,手寫台灣文!
這麼天經地義的事情為何現在的台灣人都....做不到!
因為...觀看台灣的歷史就能得知一二....台灣因為受著外來統治者的壓制...嗡嗡就來說說吧!
所以很多時候都是不可說的!就像外婆說的....
日據時代(1895年)「日語」變成台灣的「國語」而後來的國民黨卻...
終戰了後(1945年)國民黨政權嘛將「北京語」變做台灣的「國語」....
所以不管是「台語」,抑(或)是「客語」、「原住民語」
攏被當做地方「方言」來看待,甚至佇(音:DI)學校、公共場所又被禁止講方言
因為有即款(音:Ji Kown)(這種)長期受著壓制、受著扭曲的語言政策...這樣對嗎?

 

導致使大多數人講袂(不)好  家己(GA GI)的母語、受著扭曲的語言政策....

 

例如現在的青少年朋友(新新人類),甚至一句台語嘛袂曉講.....嘆!



第一個理由「古漢文&台語是可寫文章的和吟詩作對的」
真正的答案是:「台語本是古漢語的囝(子)兒」
所以~當然嘛是有字,舉例來講:「讀冊(讀書)」、「汝、伊(你、他)、「舉箸(拿筷子)」、「鼎(鍋子)」、「走(跑)」、「作穡(田裡工作)」、「尻川(屁股)」、「腹肚枵(肚子餓)」、「食糜(吃稀飯)」、「有身(懷孕)」、「晏起(晚起)」、「倩工人(請工人)」、「凊飯(剩飯)」、「中晝(中午)」、「斟酌(小心)」、「細漢(小孩子)」、「定定(常常)」、「跤手(手腳)」等攏是,即種字著是台語「古漢字」,到即碼(現在)猶原咧(在)使用。
第二個理由「以台灣話做主體性」
雖然定定聽著「台語嘛會通」,其實足濟(很多)攏是「袂(音:ㄇㄨㄟˇ)曉假膨風」
其實台灣話有足濟傳統的講話...都不見了!
北京語的「相聲」台語則說「鬥喙(嘴)鼓」。類似的有:歇後語─激骨仔話(孽恝仔話);繞口令─盤喙錦;前言─踏話頭;最後─煞尾;螢火蟲─火金姑;長頸鹿─長頭鹿;黑面琵鷺─黑面撓抔;鯨魚─海翁;我們─咱、阮。遮個(這些)例,咱佇(Lan Di)台灣即塊島嶼
主要的人口私底下也依然還是使用台語交談.....
如果紹介台灣的文化、風土、民情、諺語....
會用國語來做口頭的表達也是用文字來書寫
根本無法度掌握其中的奧妙佮氣口,就親像用國語扮布袋戲,演歌仔戲,是袂孝菰咧。
咱攏愛尊重台灣話傳統的講法,袂使(不能)直接唯(由)北京語翻做台語,目前即款的情形,相當的嚴重,袂(不)曉用正港的台灣話做主體,講起來遮(這)嘛是另外一種台灣人的悲哀!

第三個理由「語言是感情交流的工具」
一個人出世了後,佇(Di)生活中第一個所接觸的語言就是「母語」
也因為母語是自然形成的,並不是特別去學習的
所以母語是無法度改變的、取代的,咱定定(常)聽人講即(這)個人講的是「下港腔」、「頂港腔」、「鹿港腔」、「宜蘭腔」、「海口腔」、「關廟腔」等
因為每一種的腔口攏有特色的所在,一聽就知,嘛感覺足親切。比如「蕃薯cu5-ci5」、「舉箸tu7-ti7」、「鳥鼠chu2-chi2」,一聽就知影是南部腔,抑(或)是北部腔;「提菜(sai3)籃,去菜(sai3)場,買紅菜(sai)」,這是關廟腔的特色(ch→s),台灣俗語講「離鄉不離腔」,
所以有人講:
「鹿港人講話無相共(相同)」,因為鹿港人保留了恰完整的泉州音
宜蘭人講話:「酸酸卵卵(suiN-nuiN7),食飯配鹵卵(ciah8 puiN7 phe loo2 luiN7),食仔光光(kuiN)。」因為宜蘭人保留了恰濟的漳洲音。唯遮(由此),咱著會當體會「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鬚毛摧。」的鄉愁,「美不美,山中水;親不親,故鄉人。」的鄉土感情,表現了「母語的奶芳,在地的聲嗽。」

第四個理由「語言是一種思考的方式」
每一種語言的形成是幾百冬,甚至幾千冬以上,所以攏保留了迄個族群深沈的文化。
當咱咧講一種語言的時,就是用迄(那)種語言咧思考
比如:節日的時陣,咱祝福別人的快樂、平安,但是清明的時
無人咧講「清明節快樂」,共款用台灣話嘛無人講「阿母,我愛汝」,因為咱無即款的文化,所以就無即款的思考。另外像北京語講「開門;門開著」,英語說:「open the door」,但是用台語的表達就傳神多了:「開門,門開,門開開,門開開開」,「大,大大,大大大」、「紅,紅紅,紅紅紅」等。比如講著煮食台灣有十種料理的方式:煠(sah8)、煮(cu2)、焄(kun5)、煎(cian)、炒(cha2)、糋(炸)(ciN3)、鹵(loo2)、炕(kong3)、炊(chue)、封(hong),攏有伊無共款的手路。講著數量詞有一粒(顆)、一爿(ping5)、一周(ciu)、一條(liau5)、一瓣(pang7)(如橘子一瓣),分別代表一、二分之一到十六之一的數量詞。

另外像台灣的俗語有「父母疼囝長流水,囝想父母樹尾風」、「在生食一粒豆,恰贏死了拜豬頭。」

「父母飼囝無論飯,囝飼父母照算頓。」、「手抱孩兒,才知父母時。」、「一塊紅紅,顧甲變大人。」

「十囝十新婦,申一個老寡婦。」、「有一好就無二好,有新婦就無牛母。」遮攏是佇台灣土地產生的話,如果若是用北京語來讀,抑者是翻做英語,台灣話原汁的味就走精去了,因為思考的方式佮表達的方式攏無共款。

以上幾種理由,值得逐家(大家)做伙來思考的。1930年台語文前輩黃石輝講:「汝是台灣人,汝頭戴台灣天,跤踏台灣地,目睭看的是台灣的光景,耳空所聽的是台灣的消息,生活所過的是台灣的經驗,喙(嘴)舌所講亦是台灣的話句,所以你愛用感情的筆,來彩繪台灣的文學。」伊佫(又)講:「用台灣話做文、用台灣話做詩、用台灣話做小說、用台灣話做歌謠,描寫台灣的代誌。」古早人講:「卜滅亡一個國家,先消滅伊的文化;卜消滅一個文化,先埋葬伊的文字佮語言。」,身為台灣人,咱是不是愛覺醒,來關心家己的母語,當咱的「喙舌佮(和)筆尖合一」的時,也就是台灣人「文藝復興」的開始。

 

而嗡嗡要以聲調來說! 古漢語聲調之意義太厲害了!

像北京腔就是那四聲~而台語(閩南語.古漢語)就有七音而很多音嗡嗡我會發!但是不知道該怎麼寫成羅馬音!

哈哈!這是嗡嗡上網找得可愛的常用台語字~大家知道的是那些呢?

「台語」的圖片搜尋結果

嗡嗡找來影音讓大家看得比較清楚囉!

新聞挖挖哇:台語的優雅

 

 雖然我知道閩南語與古漢文讀音相同...

但是很多語文方面的重點依然有說~好棒!

真想跟其他朋友講呢! 好棒!! 優美的文辭啊!

 

嗡嗡覺得台噢....應該說是古漢文字很厲害的就是文字都有反切音

香港粵語 台灣台語等....地區都可使用這個字典~嗡嗡的弟弟老師也給他一本古時候的字典

若有時間嗡嗡在放上變成電腦檔囉!

另外...就是什麼是反切音呢?就是古代的字典都用此方法來讀音

是一種漢字注音方法!就是拚音囉!

例如台語的東你會說嗎? 若康熙字典就會寫下兩個字(  )且~不管你用哪種腔調念都對!香港或者台灣都可!

難怪語言學是這麼奧妙的學科啊!

 

 臺灣話(WIKI)

自明鄭與清治時期起,特別是海禁開放後,大量中國大陸移民入臺,以福建南部的泉州府和漳州府的居民佔多數,其帶來的閩南語逐漸在各地演變分化其原鄉特色,並融入許多荷蘭語、日語及平埔族等語言於其中,使得臺灣話跟原始帶來的閩南語在詞彙用語以及腔調發音上已經有了不少改變。隨著漳泉移民(即河洛人)的居住範圍擴及臺灣各地,使得臺灣話成為臺灣本地首要的通行語言。雖然在日治時期以及戰後時期,官方先後推行日語與國語,臺灣話依然是現今臺灣使用最普遍的語言。根據2009年臺灣年鑑,大概有73%的臺灣民眾會使用臺灣話。但臺語如果不向下紮根,加上近年來許多父母不用臺語教小孩,學者預測在21世紀末將會消失,甚至更早。
總體上說,臺灣話在北部偏泉漳混合腔,中南部平原偏內埔腔,西部沿海偏海口腔。漳州移民主要居住在中部平原地帶、北部沿海地區及蘭陽平原,被稱為內埔腔;泉州移民主要居住在中部沿海地區、臺北盆地,被稱為海口腔,南部則為泉漳混合區。而「泉州人居住在海濱,漳州人居住在內陸平原」的說法,僅在中部符合此一分布。

嗡嗡想跟大家說的台語...就是古漢文喔!

所以....大家要珍惜自己的母語和珍惜它吧!

 

【台語字典】→台灣十五音<八個聲調>

 

           

喜歡嗡嗡此文章的話,請幫我按哦,

或者分享或者留言文章噢!

您的動作會是我發文的原動力哦!感謝噢!

持續更新(2016.09.29) [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嗡嗡的異想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