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說,馬王堆女屍“還能再活500年”
--------------------------------------------------------------------------------
08/11/2004/11:25 華夏經緯網
“周恩來總理當年指示說,古人用原始的辦法保存了2000年,我們至少要用現代技術保存200年。達到這個目標應該是沒問題的。”當記者探問馬王堆女屍還能保存多少年時,幾乎所有了解馬王堆歷史淵源的人,都這樣開頭。
女屍的保護,一開始就由湖南醫科大學人體解剖教研室提供技術支援。當初女屍出土時,這個教研室的曾嘉明和劉裏侯,將福馬林、酒精與甘油混和的固定劑,注射進屍體中,然後用福馬林浸泡。後來在水晶棺中的浸液,當時是由曾副教授和全國幾大醫學專家聯合調配的,稱為“1號配方”。
遊振群副研究員,現為博物館辦公室主任,參與過女屍的發掘,她經常陪曾教授換藥水。她說,在開始的幾年裏,經常更換,因為屍體出土前,曾裹有20層絲綢,所以常有渣子沉澱,到後來浸液日益清純。教授生前最後一次換水,距今已有 10多年了。他當時說,屍體和藥水都已穩定,基本不必再換了。
當記者就女屍的保護問題,採訪主持解剖的彭隆祥教授時,他首先給我們上了一課:屍體之所以腐敗,是因為身體內外都有細菌,菌體有一種酶能消化蛋白質,人死後,細菌利用人體繁殖,消化人體組織。很深的低溫可以抑制細菌的生長。福馬林等在醫學上被稱為固定劑,合理的配製可以使蛋白質失去活性,從而達到防腐的目的。馬王堆女屍的保存,說明老祖宗深諳防腐之道,他們利用當時的條件,在棺內創造了一個密封的無氧、無菌的環境。除了用絲綢裹包屍身與棺內環境隔離等處理外,在棺外的六面,包圍著1萬多斤的木炭,然後是白膏泥層,再加上厚厚的堆土。
他說,屍體能歷經2000多年,還說明長沙這麼多年不曾有過大地震。雖然有的研究指出,屍體在棺中,經歷過先期腐敗,然後幹縮,然後因水分子的滲入又重新濕潤的過程。但棺液在經過層層過濾後,同樣是無氧、無菌的,不會改變棺內環境。也就是說,假如它沒被發現,長沙也不出現大地震的話,利蒼夫人真的可能“永垂不朽”。從今天的保護來說,假如沒有意外發生的話,只要能保證水晶棺內的環境不變,她同樣可以不朽。
彭教授說,保存200年是肯定沒問題的,500年或者更久,都是可以期待的。
為了保障藥液的穩定性,水晶棺周圍的環境氣溫,一直較低。1972年,為了保存好女屍,國家撥了150萬元建陳列室,陳列室裝上了空調,這在全國是首家。湖南省博物館負責人稱,這次建新館,博物館花了200多萬美金,特意從美國進口了空調。
在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一切都是可期待的。
- Feb 08 Thu 2007 15:00
專家說,馬王堆女屍“還能再活500年”<img src="http://pic17.pic.wretch.cc/photos/4/l/lisa60521/11/1139453475.jpg">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