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01/2007/09:13 華夏經緯網
前一段時間,安徽省六安雙墩漢墓的發掘讓六安市聲名大震。記者昨日獲悉,按照國家文物局的批准,蚌埠市的雙墩1號漢墓也已開始了正式發掘。
可能未曾被盜
蚌埠市雙墩漢墓位於淮河北岸淮上區小蚌埠鎮雙墩村,兩墩呈東北-西南向排列,高約10米,相距約百米。北墩西側有清代康熙年間官居“懷遠大將軍”姚季泰的夫妻合葬墓,北300米即著名的雙墩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1985年文物普查初步認定為漢代墓葬。
據介紹,1958年南京軍區空軍某部曾進駐這裡,雙墩在1958年至1985年一直屬軍管,除在兩墩東北部各開挖了一個掩蔽部外,地貌基本保存完好。近年不斷有盜賊覬覦這一墓室,2004年北墩封土曾遭盜挖,村民發現後立即報告公安部門及市文物管理處,粉碎了盜墓賊的企圖。蚌埠市博物館在以往的鑽探中也發現封土內有早期盜洞痕跡,但由於地下有富含水分的流沙層,專家估計盜賊難以得手。
年代可溯戰國
2005年9月,該市文物管理處曾組織文物專家,並請洛陽文物勘測技術人員對雙墩古墓的北墩進行了勘測,在墩體及四週打下探洞,探得墓室面積約10×10平方米,墓室的範圍顯示墓主生前地位較高。根據鑽探中發現陶器殘片和青銅銹跡,專家判斷墓內應存在一定數量的隨葬物,特別是探芯中夾帶的硃砂引起勘測人員的注意,因為只有貴族才能在墓葬中使用硃砂,且墓主身下鋪墊硃砂的墓葬習慣多在漢代以前。勘測人員由此推斷,這應是一處漢代以前的大型貴族墓葬。
去年5月,中國社科院考古所專家王吉懷對雙墩古墓進行儀器勘測,根據磁力線分佈圖,結合人工鑽探得到的實物資料分析,推測該墓年代很有可能屬戰國時期。
將掘土1.6萬立方
昨日下午,在距離蚌埠市區約10公里的1號漢墓發掘現場,記者看到,在省、市有關文物部門專家的現場看護下,兩台運輸車正在穿梭不停地運送黃土,挖出的土被移至墓西北角的一片空地。一位施工人員告訴記者,1號漢墓的土方工程將多達1.6萬立方,僅僅挖去凸起部分就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建平、李勇)
來源:新安晚報
- Feb 08 Thu 2007 15:38
<font color="#3CBEFF">蚌埠雙墩還能挖出“王”嗎? 發掘正式開始</font>
close
蚌埠雙墩還能挖出“王”嗎? 發掘正式開始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